Quantcast
Channel: 傅雲欽如是說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2

「出人頭地」與地何干?「出頭天」與天何干?

$
0
0
傅雲欽 2019.06.02

▲ 種子發芽的過程(圖:depositphotos

漢語普通話中有「出人頭地」這個成語,意思是比人高出一頭,或高人一等,或出類拔萃的意思。但其中有一個「地」字。那是什麼意思?人頭高於地面嗎?不通。聽說以前中國共產黨「打土豪」時,有一招就是把土豪活埋,但讓他們只露出一個頭高於地面,慢慢死去。但這種景象不能用「出人頭地」這個成語來描述。

考察「出人頭地」這個成語的出處,發現原文略有不同。原文是「出一頭地」,不用「人」,用「一」。「出一頭地」出自中國宋朝時的文人歐陽修的寫給梅聖俞(即梅堯臣,也是文人)的信。歐陽修在信中讚揚新科進士蘇軾的才華,說:「讀軾書,不覺汗出。快哉,快哉!老夫當避路,放他出一頭地也。」(白話:我讀蘇軾的書信,不知不覺竟流汗,痛快!痛快!老夫應該讓路,放他出頭。)

《宋史》的《蘇軾列傳》也提到這件事,也用到「出一頭地」一詞。原文是:「嘉祐二年,試禮部。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,主司歐陽脩思有以救之。得軾《刑賞忠厚論》,驚喜。欲擢冠多士。猶疑其客曾鞏所爲,但置第二。復以《春秋》對義居第一,殿試中乙科。後以書見脩。脩語梅聖俞曰:『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。』聞者始譁不厭,久乃信服。

這段話翻成白話是:宋朝嘉祐二年(公元1057年),蘇軾參加禮部的科舉考試。當時文章支離分裂和詭異奇怪的弊病很嚴重,歐陽修正思索有什麼方法能救治這種弊病。當他得到蘇軾的《刑賞忠厚論》這篇文章時,又驚又喜,就想評為第一,但又懷疑可能是自己的學生曾鞏所作,於是最終只評為第二名。蘇軾又憑藉「《春秋》經義策問」取得第一。參加殿試,中乙科。後來蘇軾寫信給歐陽修。歐陽修對梅聖俞說:「我應該退避,讓這個人出頭。」聽到歐陽修這話的人一開始都譁笑不滿,久了之後才信服。

「出一頭地」的「一」字,猶如「一下」,只是加強「出」這動作而已,可以省略。「出一頭地」就是「出頭地」。其字面的意思,如果把「地」也考慮進去,可能不是「人頭」高出地面,而是其他東西高出地面。什麼東西呢?

我遍查網路有關文章,沒有人講到「頭」與「地」的關係。我想到福佬話中也有類似意思的成語,叫做「出頭天」。

「出頭天」等於「出(一)頭地」。不過,前者提到「天」,後者提到「地」。難道「天」等於「地」嗎?「天」在上,「地」在下。兩者有「天壤之別」,當然不相等。

「出頭天」和「出(一)頭地」兩者為何有「天」和「地」之別,而意義卻一樣呢?什麼東西的頭能入地,又能上天呢?植物種子的芽苗啊!種芽從地中冒出,就能見天,然後茁壯擎天。

「出頭天」和「出(一)頭地」其實是都是修辭法上的「隱喻」。拿埋在土裡的植物的種子發芽,芽頭冒出泥土的情景,來比喻人生轉折,從困頓獲得生機,再從平凡無奇到出類拔萃。這兩個詞可簡化為「出頭」兩字。「出頭」後面加「天」或加「地」,只是觀察的角度不同。「出頭天」指種芽出頭見天。「出(一)頭地」指種芽出頭於地

「出(一)頭地」加個「人」字,轉化為「出人頭地」,應解為「人如種芽出頭於地」,不能解為「人頭高出地面」。「人頭高出地面」是受到酷刑,不是出類拔萃啊!

● 相關拙作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參考資料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曲:蕭泰然 詞:許丕龍 唱:賴鴻毅


咱要出頭天 咱要出頭天
有一日要出頭天
四百年來外邦統治
獨裁專制無公義
民主先賢犧牲打拼
自由國家今建立

咱要出頭天 咱要出頭天
有一日要出頭天
美麗島內民主實施
司法公正順公理
人人守法自由平等
正名制憲著及時

咱要出頭天 咱要出頭天
有一日要出頭天
台灣同胞堅心決志
咱的前途靠自己
族群合一目標一致
獨立建國出頭

大紀元  2014-06-13  1:54 PM

▲ 中共在土改中活埋“地主”夫婦(網絡圖片)

【大紀元20140613日訊】土改親歷者見證中共殘害所謂“地主”的5大酷刑:拉望蔣杆、活埋、拖死、開膛挖心、對女性用下流酷刑。“地主”是按人口比例定出,有的根本沒有雇工,自種自吃,不存在所謂“壓迫”。……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32

Trending Articles